下午,王警官来告诉李阿婆,李老伯那个戒指,是一个四十来岁、略有几分姿色的中年妇女卖给温州老板的。前面几个失踪的老人,他们的戒指,也是这个女人卖出去的。虽然,她把戒指分别卖到了全市东西南北各个加工店,但市刑警大队对全市个体金银加工店,都下了协查通知令。所以,温州老板收到了李老伯的戒指,立即就上网,把戒指的图案发给王警官,据所有收购过她戒指的个体老板回忆,刑侦人员已把这个女人的头像画出来了。王警官拿了她的头像,给李阿婆看:“这个女人,你见过吗?”
李阿婆左看右看,不认识。老头子所接触的人群中,好像也没有这个女人。早上,做操前后,直到老头子失踪,也没有碰到过她。王警官见李阿婆提供不出线索,正要起身,李阿婆拦住了他:“老头子的戒指是这个女人拿去卖的,但她不在老头子的周围,会不会这个女人背后,还有一个搭档的?”
“那你想想,这个搭档的人会是谁?有了线索,给我打电话。”
王警官走了,李阿婆思来想去,感到有个人非常可疑。谁?“后弄堂”!老头子不是很善于交际的人。平时打好拳,能和他坐下来聊上几句的,就这么两三个,绝对没有那个女人。“后弄堂”也是昨天才结识的,一攀上他,老头子就不见了!李阿婆决定去后弄堂,打听打听这个人住哪儿,然后找上门去,号号他的脉,看看他背后有没有这个女人?
谁知,后弄堂的居民警惕性特别高,因为他们离超市近,那扇便门开的时间长,人来人往,十分频繁,这给后弄堂居民带来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所以,他们牢记一句话:不和陌生人说话。李阿婆住前弄堂,平时和后弄堂的人不打交道,因此没人向她提供有关“后弄堂”的情况。李阿婆回到了家里,并不气馁,她想:如果老头子的失踪真和“后弄堂”有关,明天早上,他肯定不会再去小花园,他真要不来了,我便可以向王警官举报了。
第二天早上,李阿婆用块绒布,把小龙戒擦了又擦,使它金光闪亮,十分耀眼,然后来到小花园,一心想引鱼儿上钩。
谁知,她到小花园碰见的第一个人,就是“后弄堂”。他见了李阿婆忙迎上来,问:“老李呢?昨天说好去我家欣赏字帖的,我等了他一天,他没来。今天我把字帖带来了,这是舒同的行楷帖,这是扬州八怪郑板桥的草书帖……”
李阿婆皱了皱眉头,他是真的不知老头子失踪了,还是故弄玄虚,想掩盖他骗抢老头子的事实?心想,让我先来摸摸他的底,便问:“你住几号?”
“83号401。就是后弄堂最后一家,紧贴着便门的那一家。”
“你贵姓?”
“姓聂,三耳朵。”
李阿婆朝他脸蛋细细一看,嗨,他右耳壳的背面,还真的生了个小耳朵,他该姓聂——名符其实的“三耳朵”。李阿婆接过字帖随便翻了一翻,她有心想去他家看看,查查有没有那个女人,便说:“我听我家老李说,你有好多字帖,除了这几本,还有更好一点的吗?”
“三耳朵”一听来劲了,马上说:“寒舍藏有几本名人的墨宝,欢迎你来赏玩。”
“走,去看看!”李阿婆连拳操也不想做了,抬脚就朝后弄堂走去。
“三耳朵”见她连操都不做了,要去自己的家,真是喜出望外,忙盛情相邀。
原来,最近失踪的几个老人,都是被他放倒的。他摘下他们手上的戒指,再由他老婆出面,把戒指卖给了专门加工金银饰品的个体老板,每个戒指,都被他老婆卖到了远离案发地的地方。昨天,李老伯那个戒指,他老婆乘坐出租车,从城西到了城东才脱手的。可是,那个温州老板说,这个戒指应该是一对,光一个凤戒,它虽然很大,却卖不了几个钱,七钱重的戒指,温州老板只给了她三千元钱。温州老板说,如果把那个龙戒也拿来,两个戒指成对地卖,就能卖到五千多元。“三耳朵”听了老婆的话,心想,要那只龙戒很方便,就在老太婆的手上。所以,他今天特地备了字帖迎上来,就是要骗李阿婆去后弄堂。没想到老太婆如此爽快,一下咬住了饵料,他带了她,三步两脚,走出了小花园。
出了小花园,朝北到底拐个弯,就是后弄堂。而离开小花园十几米,有个垃圾房。沿着垃圾房拐弯,朝东就是李阿婆家。现在,他俩一路朝北,直往后弄堂而去。只见垃圾房附近,有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拿了把扫帚,正在扫地。当“三耳朵”和李阿婆走来时,她把扫帚一横,在李阿婆脚下使了个绊,李阿婆一个趔趄,往前冲出几步,眼看就要扑倒在地。说时慢,当时快,“三耳朵”忙来扶她,就在他扶的时候,“三耳朵”从口袋掏出一块用塑料袋裹着的手帕。他非常麻利地撕去塑料袋,用手帕捂住了李阿婆的鼻子。就这么一捂,李阿婆的脑袋瓜顿时像炸开似的,感到一阵阵的麻痛。她想呼救,嘴张得大大的,喉咙口却像被什么堵住了,出不了声,眼睛也模糊起来了。李阿婆心里明白,自己被醚药麻醉了。她的两只手,也只会垂着,再也举不起来,脚也迈不开步子,只能听凭“三耳朵”夫妻俩摆布了。
“三耳朵”背起李阿婆,这时有人走过,问:“怎么啦?”他随口说:“妈病了,送医院呢。”路人“喔”了一声就走了。他一走,他的老婆连忙摘下李阿婆手上的戒指,转身离开。“三耳朵”待老婆走了后,背了李阿婆来到后弄堂,出便门,向右一拐,十米开外有一条地下通道。这条通道,原本是马路对面超市出资建造的。他们为了购物居民的安全,特地造了这么条既安全又方便的地下人行通道。谁知,人行通道造好后,开放不到一个月,由于疏于管理,人行通道的卫生没人搞,又脏又乱,到了晚上,还有不少盲流涌来睡觉。超市经理叹曰:我出资造了这条通道,实在没有精力再来管理,因此只好把它关闭。通道的两头还装上了卷帘门,用铁锁锁上。谁知卷帘门锁上没几天,“三耳朵”偷偷地把它撬开,换上了他自己的锁。原来,“三耳朵”就是盲流,没有正当的工作。眼看金价在飞涨,老人戴戒指的又多,凭借对这一带地形的熟悉,他潜入小区,谎称自己住在后弄堂,专和戴戒指的老人套近乎。他先是躲在一边,听老人们聊天,摸清老人的兴趣爱好,然后投其所好,想方设法,邀他们去自己“家”赏玩赏玩。半路上,他和他妻子配合,用迷药把老人放倒,摘下戒指,再把老人扔进地下通道。这些被迷昏的老人,醒来后,四肢乏力,无法动弹,再加上没吃没喝,过不了三天就死了。所以,早先走失的几个老人,都已经死亡,唯有李老伯还在呻吟,因为他昨天刚来,但也已经奄奄一息。今天,“三耳朵”又送来了李阿婆,他故意把李阿婆放到李老伯的身边,还轻声地说:“我也算对得起你们了,你们活着是对好夫妻,现在把你俩放在一起,也算相伴到老,有始有终了。”
“三耳朵”安顿好李阿婆,一股臭气扑面而来。由于天气渐热,有些尸体已经腐烂,臭气一传开,这个地方就不再安全,警方马上就会发现。所以,“三耳朵”下定决心,做了李阿婆这单生意后,他就远走高飞,等找到了可以安全停尸的新地方,再重新开张。他放下了李阿婆后,便悠哉悠哉地来到卷帘门旁,弯腰去把卷帘门拉上来。谁知,卷帘门拉到一半,“哗啦”一声,卷帘门被人托起,从门外冲进来王警官和四名警察。
“你把李阿婆弄到哪儿去了?”王警官问。
“三耳朵”还没反应过来,王警官拿了手机,已经找到了李阿婆和李老伯。原来,李阿婆被迷昏之前,手提不起来了,她拼命地左右摇摆,拍打裤袋。裤袋里有她的手机,竟然被她摁开了键钮,王警官接到了她的呼叫信息。由于她手机的键钮摁开后,一直开着不关上,王警官就顺着她的呼叫信号,找到了地下通道。这时,王警官通知急救中心,派车来抢救李阿婆和李老伯,同时,又叫来几辆警车,把另外几具尸体运走。最后,押“三耳朵”上了警车。
“你们凭什么抓我?”
“你有嫌疑,我们一定会弄清你是不是罪犯。李阿婆已经送去抢救了,她一醒过来,你是什么角色,就会真相大白。”
这时,王警官来到了医院,李阿婆还没醒,李老伯倒醒过来了。王警官并不急于要做笔录,他要李老伯好好休息。李阿婆还没醒,王警官倒很焦急,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老人,多亏她的手机,才发现了地下通道这么个管理上的死角。王警官把老人甘愿当诱饵的事迹,向医务人员讲述了一遍。医务人员听了,个个感动,表示要精心护理,让老人尽快的醒过来。
等王警官从医院回来,温州老板也拨通了110,把“三耳朵”的老婆抓起来了,而且取回了李阿婆的小龙戒。王警官押了“三耳朵”的老婆,故意从“三耳朵”面前走过,又把小龙戒放在“三耳朵”的面前,对他说:“李阿婆到现在还没醒过来,你看看,要不要坦白交代你的罪行?”
“三耳朵”看到自己老婆也进来了,忙说:“我坦白,我交代。”
【丢夫寻夫】相关文章: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10.黑夜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