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完初中,孙琴华到乡下一所小学当教师。一天,她去学校没有带伞,被初秋的日头烤得汗流浃背,正用手帕擦汗间,却见那个小后生挑着修伞担迎面而来。他脚也没歇,从担上取了一把布伞递给孙琴华遮阳,又匆匆赶路走了。孙琴华来不及道一声谢,只是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发呆。
冬去春来,三年过去了,孙琴华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一直用这两把伞遮雨蔽日,不用时就挂在房间床边。她常常思念那个修伞的小后生,不知他姓甚名谁,是何方人氏。那一年八月十八,她去离县城二十多里的崧厦镇观看钱江大潮,去时天气晴朗,到了海滩边却起了风,飘下阵阵秋雨。观潮的人有的带了伞,没带伞的人便想方设法避雨。孙琴华正在彷徨时,哪想到修伞的小后生张着一把伞出现在她身边,替她挡住了风雨。孙琴华惊喜不已,等了三年,思了三年,竟又在伞中相会。
两个年轻人共撑一把伞,在风雨中观看钱江大潮。孙琴华知道了他叫刘大海,家就在崧厦镇。刘大海的英俊健壮、善良朴实、聪明能干,让孙琴华对他喜爱有加。当钱江大潮奔腾激越而来时,孙琴华在激动兴奋中揽腰抱住了刘大海,将一颗青春的芳心紧紧贴在大海胸前。
孙琴华家只有母女俩,她妈也很喜欢刘大海这个女婿,两家举办了订婚仪式。孙琴华颇有经济头脑,订婚后,她在县城租了一个门面,让刘大海开伞铺,既修伞,又制伞卖,开了一个多月,生意果然不错。孙琴华教书的乡下小学,因为受时局影响,读书的人少,关了门,孙琴华也就帮刘大海打理伞铺,开起了小夫妻店。
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结婚前夕,刘大海带了钱去杭州购买伞布、伞架材料,这一走,一去不回。孙琴华等了一天又一天,找了一个月又一个月,从县城到崧厦又到杭州,来来回回不知跑了多少趟,可是茫茫大地,哪里有刘大海的人影!孙琴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大病了一场,渐渐心灰意冷。后来,一个亲戚将孙琴华母女带到香港,不久又到台湾谋生定居。过了两年,孙琴华经人介绍结婚成家,从此将往事尘封在心底。
哪知道,这一次孙女去大陆经商,去了崧厦镇,见到了刘大海,还要与刘家伞厂合资,这消息就如一个晴天霹雳!刘大海他还活着,活得好好的!老人心中当年的伤痛被揭开,她不想再见到这个负心郎,所以一口拒绝了孙女提出的合资项目。
四
孙琴华静下心来思忖,又觉得刘大海不该是那样的人,忍不住去翻看孙女放着的资料。她仔细看了伞厅的录像,勾起了当年对小后生雨中送伞的感激之情和对美好往事的回忆,让她激动不已。她看到“人生多少风风雨雨,一手撑伞去去来来”的句子,不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不是她和刘大海一生感情、经历的写照吗!当她看到刘大海是个瘸子时,不由惊呆了。她当即揩掉泪水,叫来孙女。
“心雨,刘大海怎么是个瘸子?”孙琴华急切地问。
“奶奶,您在说什么?”陈心雨感到惊讶,不知奶奶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孙琴华又重复了一遍。陈心雨说道:“听说刘爷爷年纪轻轻就瘸了。那年他去杭州进伞料,半路遇上强盗,差点丢了性命。所以刘爷爷一辈子未结婚,刘海尔是他领养的一个孤儿。”孙琴华听了“啊”的一声惊呼,滚下两行眼泪。她当即叫孙女收拾行装,赶赴大陆崧厦镇。
隔了半个多世纪,孙琴华和刘大海终于又见面了。
“呵呵!琴华,真是你呀?那天我见了心雨,感觉怎么好像当年的你。”刘大海高兴地笑着说。
“大海,当年你怎么一去不回?也没有一个音讯?”孙琴华看着他的瘸腿和身边的拐棍,颤抖着嗓音问。
“琴华,一言难尽哪!”刘大海一声叹息,诉说了当年的苦难。
原来,当年刘大海去杭州购买伞料,在一个小客栈遭几个强盗打劫,抢去了钱,又把他抛下一个深山沟。刘大海昏迷了三天三夜,幸亏被一个采药老中医发现,救了回去。刘大海浑身是伤,气息奄奄,在老中医家里躺了半年多,才保住了一条命。
“琴华,我有了一口气,就日夜想念你。我虽然保住了命,但已是一个废人,我想见你,要捎信给你,但是我不能呀,我不能连累你,耽误你的终身。后来我慢慢恢复到能拄着拐棍走动了,就又干起了修伞活……”刘大海哽咽着,老泪纵横。
“大海!”孙琴华哭喊着拥上前,紧紧地抱住了刘大海。
一边的陈心雨含着泪,拉住刘海尔的手悄悄退了出去。
几天后,命名为“华海伞业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宣告成立,同时,刘大海和孙琴华喜结良缘,刘海尔和陈心雨也成为一对恋人,真是三喜临门。
合资企业如鱼得水,发展很快,产品大批出口国际市场。在“华海”伞业的引领下,崧厦镇发展起了两千多家制伞企业,被国家伞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伞城”。
【伞中风雨情】相关文章: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10.黑夜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