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家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联系上潘振中在台湾的家人,他要将朋友的珍贵遗物转交给他的亲人。他找出了潘振中生前留给他的台湾的通讯地址,打了一个电话过去,那边却始终没人接。他又按此地址寄了一封特快专递给潘振中的妹妹潘振华,等了一段时间后,邮件却被退回,竟是“本址查无此人”!后又经人指点,他先后去了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和海关询问潘振华的去向,因他不能出示相关的证明手续,遭到了对方的拒绝。种种他能想到的方式都试过了,却始终联系不上潘振中的家人,他没辙了。
他最后找到了一个当律师的朋友郭正。郭正也尝试了各种办法,仍是没得到潘振华的讯息。郭正劝他:“该做的事你已经做了,也算尽到责任了吧,我看你就不要再找下去了。况且,你孤身一人在这座城市,日子也过得够清苦的,你是潘振中生前最好的朋友,朋友都那么信任你,朋友死了,他的财产自然该你继承!”余忠笃态度十分坚决:“那怎么行?朋友去了,我怎么能昧了良心,推了责任,辜负朋友对我的信任?朋友,朋友,重在诚信,朋友之托,重若千钧,生与死都不能偏逾半分。郭正,你要真是我的朋友,你就一定要帮我找到潘振中的家人!”郭正本来是想试试他这位朋友,是想真心交还遗物,还是假意做做样子,现在见他说出这么重情重义的话,对他算是服了。
郭正通过台湾和国外的网友,辗转联系,终于查到了潘振华的行踪。原来潘振华自领回哥哥的骨灰后,心中像失去了依靠似的,她伤心地离开了她原先居住的城市,回到老家乡下闭门静养,关闭与外界联系的电话,以抚慰哀伤的心灵。当她获悉余忠笃寻找她的消息后,立马来到了大陆,激动万分地从余忠笃手里接过了哥哥的珍贵遗物,并且当着余忠笃和郭正的面,请开锁匠打开了密码锁,里面满满的一箱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珠宝钻石把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潘振华以一个行家的眼光粗略估计了一下,这些珠宝钻石起码要值到500万美元之巨!
潘振华说,她不知道哥哥到大陆来带有这个装着珍贵珠宝的铜匣,也不知道哥哥在大陆交有余忠笃这么诚实可靠的朋友。余忠笃能费尽千辛万苦交回铜匣,太令她意外了!潘振华双眼闪烁着晶莹的泪珠,激动地对余忠笃说:“我代表我故去的哥哥感谢你!看到你今天这么感人的义举,就是我哥哥的在天之灵,也会为能有你这样诚笃的朋友而感到自豪!”潘振华坚持要将一半珠宝赠与余忠笃,说是死者的心愿,友谊的馈赠,余忠笃却怎么也不答应。左劝右劝,余忠笃都坚辞不受,潘振华没法,只得作罢。临别时向余忠笃丢下了一句话:“哥哥的朋友,自然也是我的朋友了,我希望咱们后会有期!”
送走了潘振华,余忠笃像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似的,卸下了心上的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半年后的一天,余忠笃收车回到了家里,听到了轻轻的敲门声。他开门一看,不禁愣住了,一个极像潘振中的人赫然站在他的面前。他感到奇怪,没听潘振中说过他有孪生弟兄呀:“你是……?”
来者笑了:“忠笃老弟,怎么连我也不认识了呀?我是潘振中呀!”
余忠笃大惊,也顾不得什么避讳了:“怎么,你、你、你……你没死?”
潘振中哈哈大笑了起来:“哎,我到阴曹地府去走了一遭,阎王说,你不能死,你在阳世还有事情没办完呢!于是我就转身回来了!”
余忠笃确认果真是他的朋友潘振中后,欣喜若狂地抱住了潘振中,惊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潘振中说,车祸发生时,他受了非常严重的伤,在医院昏迷了一个多月才度过了危险期,四个多月后伤愈出院。车祸发生后,他是作为身份不明的乘客被送到医院抢救的,等他出院来到交警大队时,才惊悉自己已经“死”了,而且妹妹都已经来到中国将他的“后事”处理了。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他估计是在长途汽车上时,他的钱包连同证件一起被人偷了,死去的是持有他身份证明的小偷,他成了一个丢失身份的人。他将自己的情况向交警作了说明。在交警的帮助下,他与当地台办取得了联系,在他的身份得到确认后,顺利地回到了台湾。
余忠笃问他:“你出院后怎么不先来找我呢?”
潘振中解释说:“一是想回家好好疗养一下身体,二是有要事与妹妹相商,所以就急着回去了。”
余忠笃告诉他:“总算可以当面向你交代了,你托我保管的铜匣已经交给了令妹!”
潘振中感激地说:“我已经知道了。想不到你对我这个‘死者’都这么守信,我这辈子算没有白交你这么个朋友!忠笃老弟,我也要带给你一个惊喜!”
余忠笃颇感意外:“什么惊喜?”
“你记得有一次我坐你的车时,我问你成家了吗?你回答说,别人曾经先后给你介绍过几个女朋友,可是等女朋友与你相处了一段时间,了解到你行事做人的准则后,就都与你拜拜了。其实她们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拿着宝贝当作了草。你不知道吧,现在还真有人看上你这股傻冒劲了呢!”
“怎么会呢?我不相信!”
“先别管你信不信,这可是你自己招来的!”
“我自己招来的?怎么可能?我在姑娘面前还没说话脸就先红了呢。招姑娘上门,我可没那么大的胆子和本事!”
“真是你招妻上门,你种了好大一棵梧桐树,自然会招引凤凰前来栖息。”
“振中兄,你越说越玄乎了,我哪种有什么树呀?”
“哎,这不过是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你待人热情,拾金不昧,受人之托,生死不渝。你就是用这些优秀品质种的一棵枝繁叶茂的道德之树呀!这棵高尚的道德树,谁人不景仰,谁人不追随?”
“呀呀呀,振中兄,别说那些溢美之词了,快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看吧,急了吧?话还得从头说起。有这么一家人,父亲临终前嘱咐膝下的两兄妹:我死后你俩要相依为命,互相搀扶,互相支持,哥哥一定要照顾好妹妹。后来兄妹俩都长大成人,哥哥为了妹妹有一个托付终身的人,两兄妹共同定下的选婿标准是:精明能干,正直诚实。后来哥哥无意中邂逅了一个年轻人,通过实际考察很令他满意。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妹妹也与这个年轻人见了面,这个年轻人的高尚品质也牵动了妹妹的芳心。兄妹俩后来见面时说起这个年轻人,是不谋而合。但现在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兄妹俩乐意了,还不知道这位年轻人意下如何?”
余忠笃听到这里,已悟出了潘振中话中的含义,脑海中立即出现了潘振华美丽清纯的倩影,脸腾地一下红了:“哎,振中兄,别说了,你说的那个妹妹在哪里?”
“她呆在宾馆里静候佳音!”
余忠笃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快告诉她,这个年轻人也想见见她!”
潘振中欣喜万分:“这么说,你同意了?我这就打电话去通知!”
不一会,房门打开,门口翘然而立的,是一脸幸福和腼腆的振华妹妹!
【千里姻缘情义牵】相关文章: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10.黑夜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