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人都一样,没结婚的人各有各的苦衷,您属于哪一种?
25岁定律
硕士毕业是25岁,自己还没有一点社会经验的时候,很容易就蹉跎两年,然后可能想到应该结婚,然后会发现为什么就显得有点晚了呢?
三年定律
和男朋友处了三年,觉得应该结婚了,又觉得他总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但是重新认识、重新熟悉、重新了解一个人多难啊。
最重的谷穗在前面定律
总相信还有更好的,总觉得自己不会这么惨落在一个普通男人手里,就这么一路走下去了,那些扔掉的谷穗也被人捡走了。
男人恐惧定律
不是恐惧男人,谁怕男人啊。而是对男人进入自己生活的恐惧。
后援团越多越耽误事定律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别人又怎么可能知道。要倾诉或者赚同情可以,不过别把他们的话当作恋爱指南。
矛盾定律
随便找个人结婚算了,一想到应该结婚的时候就会这么想;我怎么可能和这么一个人过一辈子啊,一想到某个具体的男人就会索然无味。
博士定律
如果不知不觉走上了读博之路,那么在博士毕业之前完成恋爱结婚也许比较明智。
茫然定律
她们好像有坚持的主张和生活态度,有足够独特的个性,还常会被人贴上各种标签,但内心里她们还是不确定自己究竟在忙什么,在为什么生活,似乎可以很具体,但又经不起推敲。她们究竟要什么?
出租车定律
起床后的第一句话和临睡前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和出租车司机讲,在街角遇到白马王子、黑马王子、灰马王子、XX王子的几率必然减小。
明知山有虎定律
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谈的是一场无结果的恋爱,还是会试试看,期待这一个是不一样的。当然,实际结果是一样的。
50后定律
80后的男女,50后的家长,矛盾和麻烦有时来自传统家庭的期待。
数据失灵定律
按中国男女比例应该是男多女少,为什么感觉女人结婚难?看得到的关于“城市中适婚年龄男女比例”之类数字同样给人高枕无忧的错觉,适婚年龄在理论上推后,但社会好像没有给这样足够的认同,至少妈妈还没这么看。
闪婚定律
闪婚之后往往跟着就是闪离。即使你看到幸福的人儿从此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但也要看远一点,一见钟情终成正果的成功率还不乐观。
30岁定律
30岁以前男人不想结婚,30岁以后女人不着急结婚,所以总会看见老夫配少妻。
宅定律
网络造就的宅男宅女,稀释恋爱的可能性,明明喜好相同,却偏偏乐意各自为政。
相亲第一定律
相亲男女好比熟练工,见面、吃饭、聊天、分开,次数越多越麻木,冷不丁还遇到第n次的那个“熟人”。有时候对方带来的同伴倒出乎意料成了一股清新凉风。
相亲第二定律
相亲就像做生意,不但有亲友团审核条件,还要货比三家。
独居极端情况定律
一个人住的好处是自由自在,忍过了那些偶感风寒、突发抑郁的时候,又是一条好汉;一个人住的坏处是,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人都没了,结婚这件事没有了主体,也提不上日程了。
传染定律
在一个固定小团体里,相亲会传染,宅会传染,不结婚也会传染,一切皆会传染。
总有最后一个定律
朋友都结婚了,单身女人才会感到更大的压力。
两只表定律
只有一只手表,可以知道是几点,拥有两只手表或两只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把表换作伴侣人选,定律一样适用。
【剩女定律:你怎么还不结婚?】相关文章: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10.黑夜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