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参加文会,会后与人聊天,有的人很谦逊,虽然名满天下,却闭口不谈自己的创作;有的人特别张扬,出了几本书,有了三五个头衔,生怕别人不知道,每次与人聊天,总要反复地提一提。一次两次,我总是礼貌地应和着,次数多了,我就找借口闪人了。
没有最张扬,只有更张扬。在网上碰到一个人,他说自己是全球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外面发表过多少多少作品,获过何等让我辈肃然起敬的奖项。我这人好奇心强,立即在网上百度了一下他的名字,结果只有十来个结果,而且全部是他博客里的文章。于是想起早些時自己接到过的“世界艺术学会”的邀请函,只要我愿意交钱,从理事、常务理事到副会长、顾问之类随我挑选,我因此知道这个全球作家协会副主席,大概也就是等我跳进去的“世界艺术学会副会长”之类的货色了。
人活在世上,是很需要一面内心的镜子的,有了这面镜子,你才会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在同行里、在社会上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比你强的人又强到了怎样的程度……杰出的人大多谦逊,比如李嘉诚会送一个普通的广告人员下楼;“两弹一星”功臣彭桓武,常将自己所起的作用比喻成院子面前的两个石狮子;莫言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反复强调中国比他杰出的作家多得是。他们并不是刻意要装出一幅低调的姿态,而是他们的高素质使其明白“你比山高,天比你高”,不自觉地放下了骄矜之心。
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天下第一。你贵为国家元首,权势到了顶峰,但过去有前元首,未来有后元首,你不敢说自己的操守、能力就是最杰出的。你是大科学家,创造过令人瞩目的科学成果,做了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但还有人获过诺贝尔奖呢。
要懂得“你比山高,天比你高”的道理,需要格局。人与人的区别不在出身,不在学历,不在职位高低,不在拥有金钱的多少,而在格局大小。格局小的人习惯于以小圈子里的人与事做参照系,他明明只是周围几个人里较出色的,却误以为自己是中国第一;他本来只是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却自以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厉害。格局大的人不同。这种人见多识广,认识的出类拔萃的人很多,对自己的要求也极高,在一个城市显得杰出,他会想全省还有比我更优秀的人;在一个省里做了某项冠军,他会觉得全国还有比我更闪闪发光的人。有了大格局、大视野,暂时撞了一下墙头,他不会慌张;获得了一点荣耀,他不会特别激动。
人本质上都是需要荣耀感的,这种荣耀感也是一些人做事业的原动力之一,然而,真正出类拔萃的人会千方百计压制虚荣的冲动,将时间、精力花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鲁迅在创作上取得很高的成就,但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认为自己不配;也不以文坛领袖自居,对人从不颐指气使,给青年作家写信,抬头必是“某某兄”。与鲁迅的作品一样,他的低调其实也是留给我们的重要精神遗产。
当我们学会忘记自己的高度,你的生命才会真正长高。
【你比山高,天比你高】相关文章: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10.黑夜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