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妻早逝、幼子夭折、母亲亡故,接二连三的重击让李煜一度沉湎于佛教,但他毕竟是一个多情种子,守制期满后,他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迎娶周嘉敏,并效仿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来了个“花屋藏娇”,在周嘉敏宫里的墙壁、台阶、窗台上全插满了鲜花,还亲笔题写了一个“锦洞天”的门匾。
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
李煜幸运地当上了皇帝,但他这个皇帝当得又非常不幸。一方面因为他实在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遇到了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赵匡胤。曾经,李煜急急忙忙地上了一道《即位上宋太祖表》,以臣属自居,大举进贡,目的是保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惜宋太祖的回答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面对李煜的绥靖妥协,不少文臣忧心如焚。大臣潘佑是南唐的第一笔杆子,他就没少劝谏。有一回李煜写词歌颂他和周嘉敏的浪漫生活,并叫身边的才子们也来几首助兴,潘佑提笔写道:“楼上春寒山四面,桃李不须夸烂漫,已输了春风一半。”意思说南唐在江北的半壁江山已经拱手送人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对于这样的进谏,李煜多是装聋作哑。等到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时,潘佑一连上了7道奏书,把朝中大臣挨个批了个遍,言辞非常激烈。李煜不为所动。潘佑急了,第八道奏书又到了,以前是骂别人,这次干脆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李煜。他说:古代桀、纣等昏君是自己乱搞,把好好一个国家搞到要败亡的境地;而陛下你呢?是听信了底下人的那些胡言乱语,把国家搞成这种模样,我看你连桀、纣这些昏君都不如。我不会再跟你这个亡国之君干了,你如果认为我有罪的话,就杀掉我好了,给天下人一个说法。
李煜的脾气再好,也忍受不了这样的谩骂,索性成全了潘佑的“死谏”美名,其他人就此噤若寒蝉了。南唐老臣韩熙载本是北方贵族,因战乱避难江南。他本来是主张抗战的,但一看潘佑死了,明白李煜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李煜对他一直有所忌惮,他就伪装纵情声色想逃过去。李煜派顾闳中到韩熙载家看一看真实情况,一看不要紧,一幅名画诞生了:《韩熙载夜宴图》。
当时南唐朝廷上上下下,只有一个人让宋太祖顾虑。这个人叫林仁肇,算得上南唐第一良将,骁勇善战,有勇有谋。于是宋太祖亲自出马,又当导演,又当演员,玩了一把反间计。
971年,李煜派遣他的弟弟李从善到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朝贡,宋太祖顺势将他扣作了人质。有一天,宋太祖派人请李从善进宫,两个人边走边聊,进到一座挂满了画像的屋子。宋太祖漫不经心地指着一幅画像说:“这个人你认识吗?”李从善一看,吃惊地说:“他怎么有点像我们的林仁肇将军啊?”宋太祖哈哈大笑,说:“对,正是他。告诉你吧,他已经投降了,先送这幅画像来给我做个信物,我连他的住宅都安排好了。”李从善默然无语,内心却急出了火,回去后赶紧派人把这个情报送给了李煜。
李煜开始并没有相信,可这件事却给了嫉恨林仁肇的那些将领一个借口,趁机攻击他早有反心。李煜的耳根子软,听得多了,也就信了,一狠心,派人把林仁肇悄悄地毒死了。就这样,在南唐最需要军队保卫时,他却自毁长城,杀了最勇敢、最善战的虎将。
974年,宋太祖吹响了对南唐的进攻号,北宋军队势如破竹。第二年,金陵城破,李煜投降,正式成了亡国之君,自此有了“李后主”的称谓。在被仓惶押解至汴梁途中,李煜也不忘填词:“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琼枝玉树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苍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他明白,自己繁华逸乐的帝王生涯算是结束了。
千古绝唱《虞美人》
李煜被押往北宋京城,他住的地方是宋太祖亲自选的,而且还翻修了一下,院子里种满了梧桐。现在开封城西北角的西城墙外,有一个叫逊李唐庄的村子。“逊李唐”,就是囚禁南唐后主的地方。宋太祖赦免了他的罪行,封他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千牛卫”是负责保护皇帝和王公贵族的侍卫,当然不可能真的让他去带兵,而“违命侯”更是一种黑色幽默了。
李煜是个性格温和的人,但温和不等于没有自尊。现在到了宋太祖的屋檐下,只有低头的份,苦闷之下,酒成了他最亲密的伴侣,喝起来就是通宵达旦。他在《乌夜啼》里说:“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因为酒的需求量太大,宋太祖一度担心李煜会醉死,下令停止供应。李煜就打报告说:“没有酒,我这日子怎么打发呀!”宋太祖一想也是,便又恢复了供给。
国家不幸诗家幸,正是在这极度的痛苦中,李煜开始了他的“词帝”之路。后世把他的词分为两部分,前期的词不过是些“伶工之词”,多是男欢女爱、风花雪月,顶多算言情,难登大雅之堂。后期的则是“士大夫之词”,即以思念故国为主,抒发亡国之痛,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故而艺术成就最高。月夜,他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溜达,心情凄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半夜惊醒,听见窗外的雨声,他才意识到,重回故国也只不过是一个梦。“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宋太祖赵匡胤离世后,李煜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新登基的宋太宗赵光义表面宽容,内心却十分龌龊,他早就看上了美貌的周嘉敏。宋朝有风俗,就是每逢节假日和纪念日,有封号的官员太太都要进宫参拜皇族成员。趁着周嘉敏到宫中请安的机会,宋太宗“临幸”了她。最为变态的是,他居然还命令画工将现场情景给画下来,这就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熙陵幸小周后图》。宋太宗赵光义死后葬在河南巩县的永熙陵,故云“熙陵”。
生不如死的周嘉敏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到了李煜身上,大吵大骂,要不是自己的男人无能,她怎么会遭如此奇耻大辱呢?面对此种情况,李煜也无能为力,只能弱弱地提醒她一句:“你能不能小声一点,这又不是在咱家。”然后写一些悲凉的词:“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有一次,南唐旧臣徐铉去探视李煜。李煜话里有话,责怪当年徐铉排挤同僚,造成栋梁损失,哀叹道:“当初我错杀潘佑,悔之不已。”宋太宗听说之后,勃然大怒,认为他有回归故土、卷土重来的志向。
978年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恰好是李煜的生日。他举办了一个小型宴会,让乐工们演唱了自己刚填的一首词,这就是流传千古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太宗一听这首词大为光火,于是以祝贺生日的名义,赐了一壶御酒给李煜,还命弟弟赵廷美亲自送去。赵廷美是李煜的忠实“粉丝”,两个人关系很好,毫无心机的李煜在他走后,就喝下了这壶酒。不一会儿,李煜的肚子就剧痛起来,最后整个身体弯曲得像一张弓。原来宋太宗在酒里下了一种叫“牵机药”的毒药,据说,这种毒药实际上就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死后的形状就和古代绷起的织布机相似。
南唐最后一任皇帝李煜就这样去了,死时年仅42岁,被葬在了洛阳邙山。不过结束的只是他的政治生命和肉体生命,而他的艺术生命,却在中国文化史上永远高傲地活了下来,他的那些“流行金曲”,至今还拥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李煜:命运毁在自己手上】相关文章: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10.黑夜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