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天天故事网,与您分享正能量的故事!

空城计不是诸葛亮的专利

时间:09-30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
-->

  一般人以为“空城计”是诸葛亮的专利,其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使用空城计的案例,出现在春秋时期,记载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秋,楚国大将令尹子元率领六百辆车乘的强大兵力进攻郑国。郑国城内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很快六百车乘气势汹汹地杀进了都城外郭。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上卿叔詹则认为,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郑国有难,齐国定会出兵相助。但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得住。于是,郑文公不得已采纳叔詹的计策,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县门不发”,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没有防备的样子。楚军先锋部队到达郑都城下,见此情景,不敢妄动,驻军等待。令尹子元派奸细进城查探,好几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断难取胜,于是下令全军连夜火速撤回。子元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撤走时,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旌旗照旧飘扬。次日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旌旗招展,不相信对方已经撤军了。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这次战役,双方用了“空城计”。
  
  话说南北朝时代,宋文帝刘义隆在位的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那时,占据北方的是北魏拓拔氏贵族,在南方的是刘裕建立的宋朝。在如今山东省北部,沿着黄河,便是北魏和宋的边界,黄河南岸的济南郡则是邊境的要地。这一年,北魏出兵突然进攻济南,济南太守萧承之手下只有几百士兵,因为敌人来得意外,召请救兵已来不及。
  
  萧承之忽生一计,便叫打开城门,藏匿士兵,故意装出一片神秘的气氛。城中人说:“贼人势众,我军兵少,怎能如此轻敌?”萧承之说:“如今孤城一座,兵微将寡,势难抵敌。假如再向敌人示弱,后祸不堪设想;只有使敌人疑我埋伏,不敢进迫,才是上策。”果然魏兵大至,看见城外这般模样,十分疑惑,于是撤走了。这便是萧承之的“空城计”。

【空城计不是诸葛亮的专利】相关文章:

1.勇敢及战争之神提尔

2.海姆道尔和人类的等级

3.天地开辟与神之起源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7.带回地狱的恶狗刻耳柏洛斯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9.南极星和北极星的传说

10.黑夜女神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