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有80%的因素源于自身的性格。其实,不成功的人并非不具备成功的条件,而是性格有弱点。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个学生明知放弃功课去打游戏不对,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只能跟着欲望走。
孙爸爸参考了世界上大量先进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独创了一套“意志培养教学系统”。这套系统分为两部分:“精神集中培养法”和“自律训练法”。
统计科学表明,所有成功的大学者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他们比常人更能把精神长时间地集中在一件事上。
长时间的精神集中,是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中小学教学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学生很聪明,一学就会,还有些学生相对比较笨,却能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结果考试成绩往往是后者居前。
有了这样的理论支撑,孙爸爸每天用15分钟的时间对孩子进行精神集中训练:两个孩子并排坐着,面前1米远的地方放着一个会慢慢转动的电子小球,小球是涂了颜色的,一半红一半白。孙爸爸让孩子数小球在1分钟之内转动的圈数。训练一段时间之后,两个孩子就不会再数错了。这可以说明她们的精神可以集中1分钟了。然后,孙爸爸把时间延长到两分钟,再训练孩子去数……依此类推,到了最后,姐妹俩可以在15分钟内对所数小球的圈数而不产生误差。
动态精神集中训练完毕,孙爸爸开始把小球的电源除掉,让孩子把眼睛盯在小球上,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眼睛里只有这个球。这项训练看似简单,其实极难,一般人很难保持1分钟不思考的。孙爸爸站在旁边,每隔15秒提醒一次:“乱想了吗?”思路已偏离的孩子听到爸爸的提醒,马上把精神集中起来。
经过两年的艰苦训练,双胞胎在8岁时,能达到惊人的4分钟大脑思维“入定”状态。据说,练禅定的大师最多也只能达到10分钟完全入定。
第二部分“自律训练法”,刚开始时,这项训练对孩子简直是折磨:桌上摆着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放着巧克力,另一个则放着米饭团子。孙妈只准孩子去拿米饭团子,不准动巧克力。
对于几岁的小孩来说,这显然是一道难题。但在妈妈的监视下,小姐妹只好去拿饭团。饭团没什么滋味,而巧克力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就这样,姐妹俩眼巴巴地看着巧克力,嘴里却嚼着饭团子。
有一天,妈妈把盘子里的东西换了一下,一个盘子里放肉丸,另一个盘子里放菜团子。那天,姐妹俩刚跑步回来,饿得肚子咕咕叫,真想吃口香喷喷的肉丸呀。她们趁妈妈不注意,快速地夹起肉丸放到嘴里。
妈妈一回头,发现肉丸少了两个,并没指责她们,而是给她们讲故事,讲社会上的很多事例,让姐妹俩明白,控制自己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姐妹俩听了,心服口服。从那以后,姐妹俩互相鼓励监督,哪个犯了禁,另一个就会主动向妈妈“举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小姐妹知道应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们的行动变得目的性很强,这样,才智和精力才会集中在有用的事情上,并散发出光芒。
苦难行军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度的自我控制力之后,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学校里,人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身体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学习成绩好;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体一定好。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大的肺活量,能给大脑提供足够的氧气和长时间学习的精力。一个心肺功能弱、每天头昏脑涨的人,不可能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
小时候,姐妹俩的身体比较弱。孙爸爸对女儿进行强化训练,他把这个过程叫作“苦难行军”。
最先开始的运动是跑步。第一天跑200米,坚持5天;然后每天跑300米,跑10天;再开始跑400米……就这样,一点点循序渐进,直到每天跑1000米,一直坚持下来,风雨无阻。孩子有时犯懒,早晨说什么也不愿起床:“就这一次嘛,明天一定起床。”每当这时,孙爸爸便耐心地劝导孩子:“你今天睡了一个懒觉,就会想着明天再睡一个。坏事、坏习惯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无论两个孩子如何哀求,孙爸爸都会显得“铁石心肠”,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后退半步。姐妹俩败下阵来,揉着眼睛跑出家门。
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孙爸爸就领着姐妹俩进行了多次野外生存锻炼。有―次,夫妻俩领着两个女儿去沂蒙山进行野外生存体验。两个孩子在前面走,父母在后面跟着。他们想假装甩开她们,看看她们怎么处理。
于是,夫妻俩便故意躲在树丛后观察。姐妹俩兴致勃勃地在山路上走,走着走着,回头一看,爸妈不见了。
换了别的孩子,可能就惊慌失措了。而她们因为有了多次野外生存的经验,这时便显示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她们互相鼓励:“哭是没用的,我们应想想该做什么。”于是,两人决定下山,沿着小河走,4个多小时后,她们终于走到了一个城镇。她们刚想报警时,父母出现在面前。原来,夫妻俩―直在后面悄悄跟随,以保证她们的安全。
经过这些训练,小姐妹精力充沛,好像两部永不疲劳的机器,在小学、中学的学习中开足马力。由于她们见多识广,对问题的理解力极强,再加上良好的记忆能力,两人的学习突飞猛进,渐渐地把同学们甩在身后。
从小学到中学,两人的成绩从来不会跌出全年级前三名。在高三时进行的复旦大学免试入学的筛选中,姐妹俩以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绩,成功进入复旦大学。
大四刚开始,孙雨朦和孙雨彤就着手申请国外名校。成绩优异,社会活动经历丰富,再加上健康的体魄,姐妹俩先后被十几所国外名校录取。
最后,她们选择了哈佛大学。她们相信,在那里会找到新的竞争对手和知音。
【赢在终点:复旦双胞胎携手进哈佛】相关文章: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10.黑夜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