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太太叫姜淑梅,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今年已经82岁了。
1960年,姜淑梅跑盲流时落脚黑龙江省安达市,做了二十多年临时工。早年读过几天书,据姜淑梅的女儿作家张爱玲(艾苓)介绍,二舅办小学的时候,娘五六岁,姥姥跟二舅说:“让她到学校玩吧,别掉坑里就行。”学校就她一个女孩子,她只能自己玩。虽说不会写,国语课本的前几课,她现在还能背下来。因为战乱,上学的路刚刚开始就断了。
上小学的时候,姜淑梅做饭张爱玲烧火,她说:“人家都说你作文写得好,俺听听中不?”张爱玲乐意给她念作文,等着夸奖。听完作文,姜淑梅停下来看張爱玲:“老师夸你写得好了?”张爱玲点头说是。谁知姜淑梅认为,张爱玲的作文不咋的,因为看起来没劲儿。姜淑梅没有学过什么文艺理论,但是她却有一套自己的判断方法,那就是判断文章有没有劲儿。小学生的文章,都是依葫芦画瓢,能有什么劲儿呢?等到张爱玲上中学时,再给姜淑梅读自己写的作文,姜淑梅就会说,现在有点带劲儿呢。其实,张爱玲是一个比较有天赋的作家,1996年曾在鲁迅文学院作家班读书。当时,姜淑梅来看女儿,征得学校的同意,姜淑梅也坐在教室里听了几堂课。
老太太确实不赖,将大作家讲的写作技巧消化了不少。姜淑梅一下笔就没废话,直接讲那些有意思的故事,讲故事里的细节。张爱玲问姜淑梅为啥这样写,她说:“那年去北京,你那些朋友和同学说的话俺都记住了。他们说,人家都知道的事,你废话少说,要讲就讲人家不知道的事。”姜淑梅的文字确实很干净,没有什么废话,但是看过这些文字后都印象深刻,正如有人评价说,她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一篇都精彩传神,每个字都“钉”在纸上,每个字都“戳”在心里。姜淑梅的优势是人生阅历丰富,几十年的坎坷人生,根本不需要深入生活,素材完全可随手拈来。这辈子,姜淑梅种过地、逃过荒、避过兵祸……唯一没“尝试”过的,就是读书。
读不成书,但姜淑梅喜欢听“书”。那时候,没有电视,晚饭过后,左邻右舍喜欢搬条凳子出来,凑在一起聊聊天,谈谈故事。为了保证每天能够及时听上书,她和丈夫约法三章:只要晚上这段“黄金时档”留给她,白天就是再苦再累的家务活都由她包揽。三五年过后,那些会讲故事的老人相继去世了。坐在一起,没人讲了,有人就劝姜淑梅再续“香火”。姜淑梅毫不矜持,声情并茂地讲解,常常惹得人开怀大笑。
应该说,听书讲书的经历对提高姜淑梅的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也就是说,姜淑梅这个作家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了漫长时间的积累。丈夫因为车祸去世后,张爱玲担心母亲总是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来,就建议姜淑梅学习写字,为了让认字变得不那么枯燥,张爱玲起初让母亲看戏曲频道认字,后来姜淑梅又自创了编快板、顺口溜认字,为了不放弃身边每一个学认字的机会,孩子、街上的行人都成了她的老师,牌匾、广告、说明书都成了她认字的教材。几个月后,姜淑梅就可以读幼儿故事了。随着认字认得多了,张爱玲又开始让母亲看《一千零一夜》以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书。
2010年,张爱玲将母亲接到绥化与自己同住,在家的时候,姜淑梅总给她讲故事,并嘱咐她有时间把故事写下来。2012年的夏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叠用过的打印纸成为姜淑梅的第一批文具。在女儿的劝说下,姜淑梅正式开始学习写字,经过了近半个月的练习,姜淑梅终于可以达到张老师的“基本要求”了。会写字了,自然就可以将自己的人生阅历写下来。2013年4月起,姜淑梅部分文字刊于《读库》。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得到中央电视台《读书》、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梁文道《开卷八分钟》等栏目专题推荐,入选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苦菜花,甘蔗芽》入围“2014年度中国好书”;《长脖子女人》获华文好书“2015年度评委会特别奖”。
今年,姜淑梅又出版了《拍手为歌》,内容包括尚未发表过的老故事和她收集整理的鲁西南者民谣,这也是她的第一本画集。她回到鲁西南的乡野,走街串巷“上货”,搜集儿时记忆里家乡口耳相传的“小唱”,和童年的玩伴、如今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们拍手吟唱。她用笨拙的笔触密密麻麻地记录下这些民谣,凭着记忆画出从前的生活,色彩浓烈,充满热闹的烟火气。这一百余首“小唱”和五十余幅手绘画,承载了消逝的童年游戏与乡间生活,留下一幅百年间逐渐远去的乡村图景。
如今的姜淑梅不仅玩写作,唱歌、弹琴、画画都是她的爱好。姜淑梅经常说:“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千万别偷懒。”从传奇奶奶姜淑梅的身上,我们能找到奋斗的动力和生活的勇气。
【姜淑梅:人生不怕起步晚】相关文章: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10.黑夜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