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铁饭碗”下海,成为邻居们羡慕不已的“万元户”;下岗再就业,不但没有让自己沉沦,反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的幸福……因为国家政策的出台改变个人或家庭命运的故事实在太多。今年89岁的谢贵芳就是其中一位。改革开放之初,她从牛市口街办竹器社退休,单位一次性绘了1100元。那时,她老伴早逝,三个儿子中两个待业,一个还在读书。生活的紧迫让近60岁的她在牛市口开起了一家凉粉店,成为成都首批个体户之一。4个月后,这个原本困顿的家庭成了成都第一批“万元户”之一……
为求生计
60岁老人“下海”卖凉粉
“没有放鞭炮,没有摆花篮,没得任何仪式,我们在30多平方米的店铺摆了6张桌子。四哥、六哥、老妈齐上阵,还请了两个服务员,就算开张了。”
现年89岁的谢贵芳如今闲不住,头发花白的她在幺儿杨小林位于成都土桥的面店帮忙,手脚麻利,思维清晰。面店规模并不大,却赫然打着“成都名小吃×××面店分店”的招牌。谢贵芳笑着张罗记者坐下,一举一动都是生意人的热情和周到。
以前,聪明能干的谢贵芳就从父辈那里继承了祖传的川北凉粉手艺。后来,谢贵芳和丈夫先后生了10个子女,加上赡养老母亲,两口子收入拮据。谢贵芳来到街办竹器社计件做工,丈夫则到沙河水泥厂工作。
1973年,丈夫去世,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谢贵芳身上。谢贵芳退休,单位一次性给了1100元。当时,谢贵芳的四儿子杨树安和六儿子杨树元赋闲在家,幺儿杨小林还在读书。谢贵芳的眉头皱紧了:这日子怎么熬啊?“要不你还是卖凉粉嘛。”老姐妹帮谢贵芳出主意。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允许搞个体经营,不如重操旧业,谢贵芳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年6月1日,“牛市口凉粉店”正式开张,经营凉粉和小笼包子等。“没有放鞭炮,没有摆花篮,没得任何仪式,我们在30多平方米的店铺摆了6张桌子。四哥、六哥、老妈齐上阵,还请了两个服务员,就算开张了。”
争议声中
低调添置彩电收音机
杨小林回忆,店铺就在当时的胜利电影院对面,成都无缝钢管厂、成都工程机械厂等众多大企业都在附近,这是整条街乃至整个城东的第一家个体餐饮店,几乎毫无竞争对手。加上街坊邻居都知晓母亲的手艺,开张头天,顾客就排了200多米。“很多顾客就蹲在路边吃,路边堆了一排吃过的碗筷。”一家人都没想到,这一角钱一碗的凉粉、一角五分钱一碗的肥肠粉和4角一笼的小笼包,一天竟然赚了200多元。
大约过了4个月,家里就有了万元以上积蓄。有了钱,家里便开始添置家电。14英寸的彩电花了1400多元,神笛牌收音机花了668元,这在普通人家里,连想都想不到的事。当时,哪家有了收音机,都会把至少半米长的收音机放在自行车上,在小巷里走家串户地大声显摆。很多人也跑到家里来看电视看稀奇。
不过家人都尽量保持低调。改革开放初期,仍有很多人认为去国营单位工作才脸上有光,而个体户做生意很没面子。当时,杨小林的同学就常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还嘲笑他是“卖凉粉的”。
有了钱,家里便开始添置家电。不过家人都尽量保持低调。改革开放初期,仍有很多人认为去国营单位工作才脸上有光,做个体户很没面子。
做大品牌投资百万筹建小吃城
当时没有品牌意识,没想到要做大做强。牛市口部分商业路段拆迁,牛市口凉粉店也不复存在。
四儿子杨树安决定自立门户,在牛市口凉粉店对面开了一家面馆。“吃客们都知道两家店其实是一家主人,说是抢凉粉店生意,还不如说是把顾客分流了。”坐在春熙路的面馆里,现年近60岁的杨树安忆起当年情形,脸上浮起笑意,“一开门就开始忙,很多客人都是从西门、南门骑车过来吃肥肠粉,好多学生是早餐必吃一笼包子再去上学。”
当年,杨树安在成都市房建公司当工人,因为觉得工作“风吹日晒看不到希望”,才跟母亲下海经商。如今杨树安已在春熙路、长顺上街和土桥开了三家分店,自己的面店也被评为成都名小吃。老六杨树元也在世纪朝阳附近经营起小有名气的鱿鱼汤锅。
经营餐饮店的前几年,几乎没遇到任何危机。大家都瞅准了餐饮业这个金饽饽,餐饮店也随之多了起来。这时,牛市口凉粉店开始向行家取经,改良技术、增加品种。杨小林介绍,四川餐饮协会收集整理的《成都名小吃》也把牛市口凉粉店收录在内,并对母亲谢贵芳专门进行了采访。但由于当时没有品牌意识,没想到要做大做强。牛市口部分商业路段拆迁,牛市口凉粉店也不复存在。
杨小林踌躇满志地说,明年他准备和兄弟投资上百万元,在花牌坊建一个饮食城,就以“牛市口凉粉店”命名,母亲就是饮食城的活招牌。
天天故事网更新了最新的故事:60岁老人卖凉粉做百万富翁
【60岁老人卖凉粉做百万富翁】相关文章:
4.杜利奥纳人的国土
5.菲纽斯和妇人鸟
6.瓦尔哈尔宫
8.许罗斯和他的子孙
10.黑夜女神